翡翠常识翡翠的名称
(1)翡翠的名称起源
在古代中国,“翡翠”原本是一种鸟的名称,其毛色极为美丽,主要有蓝、红、绿、棕等颜色。
翡翠常识通常情况下,雄鸟为红色,被称为“翡”;雌鸟为绿色,被称为“翠” 。
唐代著名诗人陈子昂在《感遇》一诗中这样描述道
“翡翠巢南海,雌雄珠树林。
何知美人意,娇爱比黄金。
杀身炎州里,委羽玉堂阴。
旖旎光首饰,葳薤烂锦衾。
岂不在遐远,虞罗忽见寻。
多材信为累,嗟息此珍禽。”
翡翠常识大意是说:翡翠鸟在南海之滨筑巢,雌雄成双成对栖息于丛林中;
用美丽的翠羽制成的首饰光彩夺目,以翠羽装饰的被褥也是鲜艳夺目。
诗人赞美翡翠鸟是一种非常漂亮的动物,其羽毛可做首饰。
到了清代,翡翠鸟的羽毛作为饰品传入宫廷,特别是绿色的翠羽深受贵妃的喜爱。
与此同时,大量的缅甸玉通过进贡的形式进人皇宫,受到贵妃们宠爱。
因为其颜色也多为绿色、红色,且与翡翠鸟的羽毛颜色差不多,所以人们把这些缅甸玉叫作翡翠,渐渐在中国民间日益流传开来。
此后,“翡翠”一词就由鸟禽名转为玉石的名称了。
翡翠常识(2)翡翠的发现
据《缅甸史》记载,1215年,勐拱人珊尤帕受封为土司。
相传他渡勐拱河时,偶然间在沙滩上发现了一块形状像鼓一样的玉石,他非常高兴,认为是个好兆头,于是立即决定在这附近修筑城池,并称作“勐拱”,意指鼓城。
后来,这块玉石一直作为传世珍宝被历代土司保存下来。此处也成了后来翡翠玉石的开采福地。
翡翠常识关于翡翠的发现,还有一种说法是源于中国云南。
据英国人伯琅氏著书记载:勐拱所产的玉石,其实是13世纪时中国云南的一位驮夫发现的。
翡翠常识相传,那时的云南商贩沿着已有2000余年历史的西南丝绸之路与面甸、印度(天竺)等国进行交易。
一次,在交易过程中,有一位云南驮夫为了让马驮两边的重量相等,在返回腾冲(或保山)的途中,在今缅甸的勐拱地区随手从地上拾起一块石头放在马驮上。
等到回家后一看,原来途中捡得的石头是翠绿色的,好像是一块玉石;经过初步打磨,碧绿可人。
后来,驮夫又多次到出产这种石头的地方捡回很多石头,到腾冲加工。
此事传播开后,吸引了更多的云南人去找绿石头,然后加工成成品,经过滇粤运往京沪等地。
这种绿色的石头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翡翠。
以上是基础翡翠常识,了解更多翡翠知识,请继续关注中国翡翠网,所有翡翠手镯价格低于市场价50%,缅甸一手货源,品质保证。
推荐阅读:
翡翠鉴别方法
如何快速辨别翡翠的真假